中央社/ 李三財成功創業 韓流相助

青年圓夢專題(中央社記者黃名璽2013/04/05)

一個平凡的香港青年,在台灣吸收養分,成功創設韓語補習班,李三財除感謝台灣多元環境,也得到「韓流」相助。

李三財1979年在香港出生,香港回歸那年,他高中畢業,決定到台灣就讀僑生大學先修班,後來考取台灣的大學。

出身清寒的李三財,為生活一直離不開工作,大學時期為爭取獎學金,不僅展現強烈企圖心,也凸顯他認為「對的事就要堅持」原則。

他在僑大就讀期間就已是港澳學生會長,大學期間擔任班代。對台灣政治很感興趣,大學時代就積極投身許多選舉輔選工作,第一場輔選就是幫台北市議員林奕華,後來也曾輔選「連蕭配(前副總統連戰與前副總統蕭萬長)」。

李三財說,本來想成為政治人物,後來覺得這條路不適合他;他應邀到各地演講時常開自己玩笑,本來以為最可能做的工作是「總經理特助」,沒想到後來變成「總經理」。

陸陸續續參與多項選舉輔選工作,讓他體認到自身條件不適合投入政壇,既沒家世背景、又沒錢與高學歷、長得不夠帥,空有能力與熱忱,「慢慢認清了」
回想18歲就一意孤行到台灣發展,李三財自認在香港是平庸青年,在台灣卻能變成傑出的大學生,甚至後來能創業成功,「台灣有多元的一面,只要投入,沒有人會排斥你,當然人家也不一定會看重你;(僑生)身分並沒有成為我的障礙,但也沒有特別加分」。

談到創業過程,李三財表示,大學畢業後曾在報社工作半年,後來獨立開設教授廣東話的工作室,這是第一階段創業;2004年成立公司,2005年創設教授韓語、粵語與越南語等小眾語言的教育中心。

他自認能成功開設韓語補習班的利基,首先是捨得花錢宣傳、懂得行銷;其次是自己曾是廣東話老師,所以他對韓文老師很好,給的待遇高,不全然用商人成本概念看待。

李三財說,2007年他的教育中心轉型只教韓語,2008年「維多莉亞韓語文教育中心」立案。

回想在台灣一路走來的生活經驗,李三財表示,求學時期曾向週遭10多人借錢,後來都分10年攤還雙倍;他不覺得向人借錢有什麼可恥,反而覺得自己很幸運,有10多人願借錢給他。

公司草創時期,他跑單幫及家教到處教授廣東話,家教最遠還跑到高雄,只為生活;這樣的生活方式慢慢逼自己想出一些策略,如用繳保證金方式開免費班,至少還可靠學員繳的保證金生活。

他還記得拿到第一筆保證金新台幣1萬5000元時,剛好遇到農曆春節,他用來支付回香港過年的機票,還包2000元紅包給念書的妹妹,「我很感謝這位相信我的學員」。

李三財在第一次用保證金方式招生後,之後就成功招生。

他把韓語獨立出來成立補習班,是感到學韓語的人應該很穩定,常常一學就1、2年,現在他還有10幾名學生已學5年。

李三財說,回頭來看,「學習韓語已成潮流,韓流已成為無法抵擋的旋風,甚至已取代日本成為東南亞的潮流,我才發現我們躬逢其盛」,業績也愈來愈好。

成功創業不保證一路順利,他一直把資源放在老師與教學上,當2010年開始在市場上有些明顯競爭者進入後,迫使他提升服務與公益,如他努力在2012年獲得韓國5所大學的留學代理,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,往社會企業方向,善盡社會責任。

近年他在不漲學費、每年為老師調薪下,努力提升服務質量,如贈書給學生、免費開設複習課程、免費講座、免費韓國電影欣賞,招待學生看免費演唱會,甚至也招待學生看國片,「這些都是用多管齊下方式,穩住我們的特質,因為我們已經領先了」,現在就是要拉開與對手的距離。

談到面對問題與困難的態度,李三財舉了很有意思的例子。他曾追求過一個女生,經10多次邀約後,終於有機會出去吃飯;飯後他覺得雙方不適合,但知道這個女生後來交往對象是很優秀的跨國企業主管,「讓我了解到,原來現在連戀愛市場都國際競爭了」,讓他覺得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實力,投資自己最好。

2009年母親因癌症離開,李三財了解生命無常,也體認很多事當下就要做,不能等到以後,「上帝要你走的時候,都是很難遲疑1秒鐘」。

李三財在母校以媽媽的名字設立獎學金,作為自我逐夢與自我交代的軌跡,「我是為自己而活,不是為別人的眼光與掌聲」。

「2013年我很驕傲也很感恩,如果我在香港,這一切不一定會擁有,但我在台灣,我五子登科」,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可幫助更多人,以後也計畫協助弱勢學生免費學韓語,並在2015年前成立台港交流基金會。

李三財的事業來自韓語,他能夠成就人生是在台灣與香港的發展,未來他希望成為台港間民間橋梁,彼此學習對方優點,增進雙方交流。1020405